工信部、發改委發布《信息產業發展指南》,“基礎電子”成發展重點
2017年1月17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了《信息產業發展指南》(工信部聯規〔2016〕453號,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。
《指南》以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優勢、安全可控的信息產業生態體系為主線,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、安全可控信息產業生態體系的發展目標!吨改稀诽岢隽嗽鰪婓w系化創新能力、構建協同優化的產業結構、促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應用、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、提升信息通信和無線電行業管理水平、強化信息產業安全保障能力、增強國際化發展能力7大任務,確定了集成電路、基礎電子、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、關鍵應用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、智能硬件和應用電子、計算機與通信設備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9個領域的發展重點,研究部署了7個重大工程,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!吨改稀返膶嵤┢谙逓2016-2020年,是“十三五”時期引導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文件,將有力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。
“基礎電子提升工程”被列為《指南》的七個重大工程之一。該工程分為“基礎元器件”、“傳感器與敏感元器件”、“新型顯示器”、“太陽能光伏”、“電子材料”、“電子專用設備”六類。
在“基礎元器件”方面,將加快超級電容器、高壓直流繼電器、輪轂電機等核心元件研發和產業化。提高高效節能型微特電機、高可靠長壽命片式固態鋁電解電容器等電子元件的市場占有率。掌握機器人用減速器伺服電機、微特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相關技術。突破鋅離子等新型電池儲能技術。發展基于400G帶寬(干線網)的超低損耗光纖、光電元器件、頻率元器件、56Gbps高速連接器等通信網絡設備元件。發展新型移動智能終端用超小型片式元件和柔性元件、片式聲表面波濾波器等產品。發展高端LED和新型電力電子器件,支持典型領域推廣應用。
在“傳感器與敏感元器件”方面,將提升敏感機理、敏感材料、新型工藝的研發能力,加快推進用于物理量、化學量、生物量中的半導體、陶瓷、高分子有機、光導纖維等各種新型敏感材料、復合功能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。提高基于MEMS、薄膜等各種新型工藝技術的應用水平。著重推進重點領域專用傳感器產品產業化,發展生物、運動、醫學、健康、環境類智能傳感器,以及多參量集成傳感器及自校準、自診斷、自補償傳感器,完善傳感器技術標準體系和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建設,提升產品公共計量檢測能力。
在“電子材料”方面,將加快功能陶瓷材料、低溫共燒陶瓷(LTCC)多層基板、高性能磁性材料、等量大面廣電子功能材料發展注:文章來自網絡轉載。